西施生态

行业新闻

非公有制企业对矿山修复市场一片看好

2018-10-16 16:37:01 

我国矿业领域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利用粗放、管理不规范、布局结构不合理、装备技术落后、产业集中度低、生态环境保护薄弱等问题和现象,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过大,矿业整体形象差强人意。全国10万余座矿山,绿色矿山仅占0.6%,累计毁损土地386.8万公顷,影响地下含水层面积538万公顷,固体废弃物累计存量400亿吨,年排放废水超过47亿立方米……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矿山修复是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进阶25


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提出“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矿业”的倡议,社会开始关注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开始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截止今年8月,全国已有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但在全国10万余座矿山中,绿色矿山所占比重仅约0.6%。

绿色矿山的试点数量偏少,难以整体推动矿业绿色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矿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推动作用不足;缺乏专门针对绿色矿山发展的专项资金,也未能赋予绿色矿山在财政支持上的优先地位。对于矿山来说,被评为绿色矿山与否,在所获得财政资金支持上差别不大。

进阶9


中国绿色矿山可以获得的财政支持资金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等与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些专项资金都是针对矿山绿色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使用呈碎片化现象。例如一家矿山,2011到2013年共获得国土资源部归口财政资金支持10项,金额合计7.37亿元,基本涵盖了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矿山采选冶炼、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但具体到单个项目上,一些项目只能获得200万到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金额很少,补贴力度较低。建设绿色矿山一般以系统化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设备的一系列升级改造为支撑,背后离不开矿山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绿色矿山是全国矿山的典范,它们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增加了成本、付出代价,既然是典范就需要有奖励。在税费问题、示范工程等方面都应该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像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可以提前还给企业,矿业权配置、土地配置上要多向绿色矿山倾斜。

我国的现有资源开发是“先破坏、后治理”,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大量耕地荒芜;忽视环境容量和环境成本的“有资源就开发”、经济可采未考虑环境因素,超越了环境容量;而单一追求产量的超强度开采,更加加大了环境的扰动。只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势必忽视区域和谐发展。矿山不论是建设中的美化还是建设后的恢复,任务都十分艰巨,中国目前迫切要求矿山走绿色矿业发展之路。企业应该认识到粗放式开发、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绿色矿业建设的环境基础是土地复垦,如果能对全国被损毁的1.3亿亩土地进行复垦,不仅可以大大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用地保障。但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5%,远低于国际上50%—70%的平均水平,欧美国家目前更是达到80%以上。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是一个矛盾体,要破解这一矛盾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中,遵循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消化旧账、不欠新帐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进阶28


以矿山修复为使命、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专委会正式成立,是中国矿业联合会推动绿色矿业循环发展,实现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保护的有力手段,也是包容性发展、促进绿色矿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由于矿山生态修复潜藏的巨大市场前景,已吸引不少优势企业参与其中。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在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营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热情度在不断提高。




网友热评